作品資訊 |
文物統一編號 |
DingQi_C-tian_I45 |

隸書 五言-吳市燕雲斷尺書
|
藏品類型 |
書法 |
編目層級 |
單件 |
作品分類 |
書法創作 |
作品名稱 |
隸書 五言-吳市燕雲斷尺書 |
作者 |
陳丁奇 |
創作資訊 |
創作時間 |
70歲後作(有印為憑) |
創作地點 |
|
歲數 |
|
作品語文 |
|
數量 |
1 |
尺寸 |
裱褙(高x寬):
204.5 x 44cm
畫心(高x寬):
135.2 x 34cm |
質地 |
|
色彩 |
|
技法 |
|
外在形式 |
類別 |
|
形式描述 |
|
書體 |
隸書 |
釋文 |
吳市燕雲斷尺書,迢迢兩地恨何如;夢魂不憚長安遠,幾度乘風問起居。 |
印記總類 |
類別 |
|
印記 |
|
作者 |
|
位置 |
|
款識 |
|
書體 |
|
印記全文 |
|
作品賞析說明 |
此幅推定作於七十歲,是晚年較勻整一類的隸法典型。陳氏隸書常兼具篆意、古隸、漢簡、八分書的元素,極具個人特色。此作融會了漢簡、〈張遷〉、〈三公山碑〉、陳曼生各家,卻不見各家的繭束。肥厚的雁尾,有時令人聯想其函授老師豐道春海寫錢泳一脈的精神;瘦硬而又橫平豎直的線質,似乎又貼近「臺灣金石學之父」呂世宜以來的隸法傳統;橫扁寬疏而又流麗的筋骨,較渡臺名家丁念先、趙恆惕、謝冠生、曾紹杰等的崇古精神,更具現代感、時代性。
陳丁奇在沒有傳統包袱的日治時代蒙養筆墨,在以主觀精神攝受百家,大膽的實驗創格之後,很自然地產生統一感十足,卻又多樣化的面貌形式,是臺灣三百年書壇所少見者。 (麥青龠賞析說明) |
相關參考資料 |
類別 |
|
參考資料 |
|
保存現況 |
有受潮跡象,裱褙背面有一水漬 |
入藏 |
|
修復紀錄 |
|
典藏單位/典藏者 |
|
版權 |
|
出版紀錄 |
|
展覽紀錄 |
|
題簽釋文 |
|
背面題簽圖像 |

|
夾片 |
|
夾片圖像 |

|
填表紀錄 |
填表時間 |
初次填表:
2012-03-06
最後修改:
0000-00-00 |
填表人 |
助理人員 |
備註事項 |
內附創意說明夾片 用自製鳥毛筆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