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品資訊 |
| 文物統一編號 |
DingQi_C-tian_09_03 |

答問 學書道心得 自詠
|
| 藏品類型 |
書法 |
| 編目層級 |
單件 |
| 作品分類 |
書法創作 |
| 作品名稱 |
答問 學書道心得 自詠 |
| 作者 |
陳丁奇 |
| 創作資訊 |
| 創作時間 |
|
創作地點 |
|
| 歲數 |
|
| 作品語文 |
|
| 數量 |
1 |
尺寸 |
裱褙(高x寬):
202x44.5cm
畫心(高x寬):
136.5x34cm |
| 質地 |
|
色彩 |
|
| 技法 |
|
| 外在形式 |
| 類別 |
|
形式描述 |
|
| 書體 |
草書 |
釋文 |
學書長不輟,如徹理參禪,率性毫端現,形神法自然。 天鶴 |
| 印記總類 |
| 類別 |
|
印記 |
|
| 作者 |
|
位置 |
|
| 款識 |
|
書體 |
|
| 印記全文 |
|
| 作品賞析說明 |
| 本幅行草作品的內容是:「學書長不輟,如徹理參禪,率性毫端現,形神法自然。天鶴。」
此幅行草作品寫來一氣呵成,似乎只有兩次濡筆吮毫動作,墨色濃淡間用,潤燥相參,渾然天成,顯見筆墨駕馭工夫已臻練達之境。其特殊之處更在於用澀勢,筆畫中澀而不枯、澀中帶勁,這是晚清書法美學--碑趣的體現,一掃帖學書風的遒麗雅逸,卻易流於靡弱的缺點。碑學書風不惟用筆蒼勁老健,其字勢雄強、氣韻古樸,亦為時代精神之體現。台灣書家自九O年代以後方注重筆墨形質的發揮,天鶴先生早十數年已深諳造形之妙,並充分彰顯筆毫與墨色的多層次變化,洵屬難得。(蔡明讚賞析說明)
|
| 相關參考資料 |
| 類別 |
收藏著錄 |
參考資料 |
|
| 保存現況 |
|
入藏 |
|
| 修復紀錄 |
|
| 典藏單位/典藏者 |
|
版權 |
|
| 出版紀錄 |
|
展覽紀錄 |
|
| 題簽釋文 |
|
| 背面題簽圖像 |

|
| 夾片 |
|
| 夾片圖像 |
|
| 填表紀錄 |
| 填表時間 |
初次填表:
2012-03-06
最後修改:
2010-02-26 |
填表人 |
助理人員 |
| 備註事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