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品資訊 |
文物統一編號 |
DingQi_IC-011_0001 |
鄭道昭鄭文公碑-附基本用筆法與局部注意事項
|
藏品類型 |
|
編目層級 |
|
作品分類 |
臨書冊頁 |
作品名稱 |
鄭道昭鄭文公碑-附基本用筆法與局部注意事項 |
作者 |
陳丁奇 |
創作資訊 |
創作時間 |
1975乙卯年6.24 |
創作地點 |
|
歲數 |
|
作品語文 |
|
數量 |
|
尺寸 |
裱褙(高x寬):
畫心(高x寬):
38.8cm(h) x 27cm(w) |
質地 |
|
色彩 |
|
技法 |
|
外在形式 |
類別 |
|
形式描述 |
|
書體 |
|
釋文 |
|
印記總類 |
類別 |
|
印記 |
|
作者 |
|
位置 |
|
款識 |
|
書體 |
|
印記全文 |
|
作品賞析說明 |
鄭羲下碑是北魏圓筆的代表,包世臣的評語「篆勢、分韻、草情畢具」最
貼切,拓本有苔蘚未除本及清除本兩種,故宮博物院本拓本陰濕,顯然是未除
本,日本近代因為重視此碑,因此各出版社的版本都很好,尤其是辻本史邑的
寧樂書道會本最佳。清代的潘存(楊守敬的老師)及鳴鶴都有臨本,但我覺得都不
如陳丁奇老師的老辣,陳老師用中鋒,線條中細微的抖動,使線條有如千年的
老藤,又配合寬綽的內白空間,使字的膨脹性更高,更圓融。鄭羲下碑因為石
花漫漶,擾人視覺,初學者不易學習,如果能參考臨本,在學習上更有助益。
(鄭聰明賞析說明) |
相關參考資料 |
類別 |
|
參考資料 |
|
保存現況 |
|
入藏 |
|
修復紀錄 |
|
典藏單位/典藏者 |
|
版權 |
|
出版紀錄 |
|
展覽紀錄 |
|
題簽釋文 |
|
背面題簽圖像 |
|
夾片 |
|
夾片圖像 |
|
填表紀錄 |
填表時間 |
初次填表:
2012-03-30
最後修改:
0000-00-00 |
填表人 |
助理人員 |
備註事項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