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資訊 |
文物統一編號 |
DingQi_C-tian_09_16 |

清 進士許南英詠鏖詩
|
藏品類型 |
書法 |
編目層級 |
單件 |
作品分類 |
書法創作 |
作品名稱 |
清 進士許南英詠鏖詩 |
作者 |
陳丁奇 |
創作資訊 |
創作時間 |
|
創作地點 |
|
歲數 |
|
作品語文 |
|
數量 |
1 |
尺寸 |
裱褙(高x寬):
194.5x44.6cm
畫心(高x寬):
134.6x33.2cm |
質地 |
|
色彩 |
|
技法 |
|
外在形式 |
類別 |
|
形式描述 |
|
書體 |
行書 |
釋文 |
刻燭夜鏖詩,釣心鬥角時。登壇誰主將?制勝有偏師。爭韻無妨險,成功獨賞奇。 |
印記總類 |
類別 |
|
印記 |
|
作者 |
|
位置 |
|
款識 |
|
書體 |
|
印記全文 |
|
作品賞析說明 |
全篇筆墨酣暢、氣韻生動,入木三分,純熟老練,孫過庭《書譜》云:「心不厭精,手不忘熟。若運用盡於精熟,規矩闇于胸襟,自然容與徘徊,意先筆後,瀟灑流落,翰逸神飛。」此作品直可謂:「瀟灑流落,翰逸神飛。」筆墨神采飛揚,信心十足,手舞足蹈,顧盼自若,真是能書高手,但要達到此境地之前必須「運用盡於精熟,規矩闇于胸襟。」才可達到「自然容與徘徊」的自在,這也是書法功力之所在,所謂:「有學而不能,未有不學而能者也。」康有為在《廣藝舟雙楫》中亦力主學書應廣泛吸取眾家之長,遍習百帖以上,方能在書法上有所領悟超俗,而陳丁奇一生寢饋於書藝之中,即是如此篤實精進,才有如此功力之顯現。全篇動感十足,無有一字板正,或大或小,似斜反正,錯落有致,脈絡相連,精熟不滯,運筆雖迅疾但不輕浮,筆筆有神力透紙背,第一字「刻」與第二行「制」的刀旁不同,「師」、「爭」、「奇」的末筆方向筆勢亦有變化,但又造合自然,這是「成一道,名一藝」的不易之處,真如其自詠聯:「終日觀山不知倦,此生在世未為虛。」(陳三郎賞析說明) |
相關參考資料 |
類別 |
收藏著錄 |
參考資料 |
|
保存現況 |
|
入藏 |
|
修復紀錄 |
|
典藏單位/典藏者 |
|
版權 |
|
出版紀錄 |
|
展覽紀錄 |
|
題簽釋文 |
|
背面題簽圖像 |

|
夾片 |
|
夾片圖像 |
|
填表紀錄 |
填表時間 |
初次填表:
2012-03-06
最後修改:
2009-12-29 |
填表人 |
助理人員 |
備註事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