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資訊
文物統一編號 DingQi_C-tian_09_86 杜旬鶴詠新雁
杜旬鶴詠新雁
藏品類型 書法
編目層級 單件
作品分類 書法創作
作品名稱 杜旬鶴詠新雁
作者 陳丁奇
創作資訊
創作時間 創作地點
歲數
作品語文
數量 1 尺寸 裱褙(高x寬): 198.5x44.2cm
畫心(高x寬): 135x33.4cm
質地 色彩
技法
外在形式
類別 形式描述
書體 草書 釋文 暮天心雁起汀洲,紅蓼花謝水國秋,想得故園今夜月,幾人相憶在江樓。 杜荀鶴詠新雁 陳丁奇
印記總類
類別 印記
作者 位置
款識 書體
印記全文
作品賞析說明
陳丁奇草書條幅作品,濃淡乾濕的墨色隨書寫內容的文意而流走,每每以潤渴斷句,漢文語法的「詞類連書」表達周至。這件草書作品共有五個明顯蘸墨處與兩個整理筆毫處:「暮天新鴈起汀洲」「紅蓼花」「疏水國秋」「想得故園」「今夜月幾人」「相憶」「在江樓」,直接看來句讀清楚明晰,讀來文意相當容易了解。陳丁奇有意以濃淡乾濕的墨色來句讀,同時將行草書法行間布局的錯落變化融入其中,打破墨色一致的板刻現象,這種一箭雙鵰的表現方式,與明清之際中國書家行草書法連綿變形,漲墨成團的取徑,顯有不同。 一件書法作品的視點重心,通常在整體畫面的中間偏上;有如一個格子寫一個字時,要在中間稍偏上且略靠左的位置。陳丁奇這件〈題新鴈〉草書作品,墨色的濃濕位置在右上、中上、中下、左中各點,正合乎視點重心偏上的視覺心理;而濕的更濕、乾的更乾,以飛白筆觸來表現,更顯出對比的效果。 此外,黑色線條的書寫分割出白色的空間,可以看到長形字與方形字互為伸縮挪讓的交錯變化,也可以看到上下合體長形字或左右合體方形字自身互為伸縮挪讓的交錯變化,使白色的空間塊面依字勢而不同,例如「想得故園」四字,「想」字的右上與左下留空、「得」字的右上與右下留空、「故」字的右上與左下留空、「園」字的左側與字中左側留空,挪讓錯落的墨線與空白;字的構形「想」字為上左下右、「得」字為左長右短、「故」字為左上右下、「園」字為長形而中間留白,姿態各各不同。 陳丁奇書法運筆線條扎實,用筆力道深刻,而非平鋪淺抹的滑過,所謂「澀勁」的捻動筆毫,頓挫而去。(李郁周賞析說明)
相關參考資料
類別 收藏著錄 參考資料
保存現況 入藏
修復紀錄
典藏單位/典藏者 版權
出版紀錄 展覽紀錄
題簽釋文
背面題簽圖像
夾片
夾片圖像
填表紀錄
填表時間 初次填表: 2012-03-06
最後修改: 2009-12-30
填表人 助理人員
備註事項

國立嘉義大學中國文學系Copyright@2009版權所有
聯繫電話:05-2263411分機2101 地址:嘉義縣民雄鄉文隆村85號(嘉義大學中文系)
e-mail:chineselit@mail.ncyu.edu.tw 進入管理系統

數位典藏與數位學習國家型科技計畫 Taiwan e-Learning and Digital Archives Progr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