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資訊
文物統一編號 DingQi_C-tian_D35 蘇軾題過畫枯木竹石詩
蘇軾題過畫枯木竹石詩
藏品類型 書法
編目層級 單件
作品分類 書法創作
作品名稱 蘇軾題過畫枯木竹石詩
作者 陳丁奇
創作資訊
創作時間 創作地點
歲數 81
作品語文
數量 1 尺寸 裱褙(高x寬): 194.5x44.3cm
畫心(高x寬): 134.2x33.5cm
質地 色彩
技法
外在形式
類別 形式描述
書體 篆書 釋文 蘇軾題過畫枯木竹石詩
印記總類
類別 印記
作者 位置
款識 書體
印記全文
作品賞析說明
本件作品為天鶴先生八十一歲時以古文字筆法、結構來書寫東坡詩《枯木竹石》。天鶴先生常以對開三行的形式來書寫七言絕句,如以篆書、古文創作者都會以行書小楷來釋文,使欣賞者能辨識所書寫的內容。本作品首句前四字用筆以圓勢婉通,後三字以方勢如摹印篆,可謂方圓兼備;第二句「小坡今與」四字厚重質樸,「石傳神」則以瘦勁伸展之筆觸和第一行「老可能」形成線條粗細對比,字距高低不同的變化;第三句「山僧自覺」又採取厚重圓渾的筆法,「菩提長」三字則墨色漸淡,這應是天鶴先生用墨的法則,沾一次墨盡量能寫完一句,則墨色由濃漸淡,自然生成;第四句因重新沾墨,所以第四句「心境都將」四字較為厚重,後三字則出現乾枯之筆,產生飛白的筆觸而與第二行「山僧自覺」產生強烈對比。然本作品第一行的「坡」和第三行的「境」,此二字的左側「土」的中間一筆應為實筆,分成兩筆則為「立」字;又「臥輪」的臥,左邊應為「人」,如為「又」則為「堅」字,古文以為,「賢」也。(蘇友泉賞析說明)
相關參考資料
類別 收藏著錄 參考資料
保存現況 入藏
修復紀錄
典藏單位/典藏者 版權
出版紀錄 展覽紀錄
題簽釋文
背面題簽圖像
夾片
夾片圖像
填表紀錄
填表時間 初次填表: 2012-03-06
最後修改: 2010-01-05
填表人 助理人員
備註事項

國立嘉義大學中國文學系Copyright@2009版權所有
聯繫電話:05-2263411分機2101 地址:嘉義縣民雄鄉文隆村85號(嘉義大學中文系)
e-mail:chineselit@mail.ncyu.edu.tw 進入管理系統

數位典藏與數位學習國家型科技計畫 Taiwan e-Learning and Digital Archives Progr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