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資訊 |
文物統一編號 |
DingQi_C-he_001_3 |

草書 心經
|
藏品類型 |
書法 |
編目層級 |
單件 |
作品分類 |
書法創作 |
作品名稱 |
草書 心經 |
作者 |
陳丁奇 |
創作資訊 |
創作時間 |
84叟 |
創作地點 |
|
歲數 |
|
作品語文 |
|
數量 |
1 |
尺寸 |
裱褙(高x寬):
198 x 84.1cm
畫心(高x寬):
137.5 x 68.7cm |
質地 |
|
色彩 |
|
技法 |
|
外在形式 |
類別 |
|
形式描述 |
|
書體 |
草書 |
釋文 |
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舍利子,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識,亦復如是。舍利子,是諸法空相, 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是故空中無色,無受想行識,無眼耳鼻舌身意,無色聲香味觸法,無眼界,乃至無意識界,無無明,亦無無明盡,乃至無老死,亦無老死盡,無苦集滅道,無智亦無得,以無所得故。菩提薩埵,依般若波羅蜜多故,心無罣礙,無罣礙故,無有恐怖,遠離顛倒夢想,究竟涅槃。三世諸佛,依般若 波羅蜜多故,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故知般若波羅蜜多,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無上咒,是無等等咒,能除一切苦,真實不虛。故說般若波羅蜜多咒。即說咒曰:揭諦揭諦,波羅揭諦,波羅僧揭諦,菩提薩婆訶。 |
印記總類 |
類別 |
|
印記 |
|
作者 |
|
位置 |
|
款識 |
|
書體 |
|
印記全文 |
|
作品賞析說明 |
一般心經大都以楷書書寫為主,比較符合佛家的莊重及嚴肅,但書法家的筆緻,靈活調度巧妙節奏,就不是用楷書能夠限制的,草書做為書法最上乘的藝術境界,當然也是書法家所極力追求的。書法家于右任到台灣後也寫過多次草書心經,坊間所能看到的約有七種,但他所提倡的標準草書部分字過度省略,以心經為例,其「觀、密、聲、智」等字就是例子。而陳老師心經草法都按照古人的正統格式,文中連綿的筆意,偶而兼用側鋒,很像包世臣臨書譜一般,圓轉中又帶有一些渾厚,八十四歲寫心經,可謂人書俱老矣!(鄭聰明賞析說明) |
相關參考資料 |
類別 |
|
參考資料 |
|
保存現況 |
略有黃斑 |
入藏 |
|
修復紀錄 |
|
典藏單位/典藏者 |
|
版權 |
|
出版紀錄 |
|
展覽紀錄 |
|
題簽釋文 |
|
背面題簽圖像 |

|
夾片 |
|
夾片圖像 |
|
填表紀錄 |
填表時間 |
初次填表:
2012-03-06
最後修改:
0000-00-00 |
填表人 |
助理人員 |
備註事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