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資訊
文物統一編號 DingQi_C-he_039 隸書 聽蟬
隸書 聽蟬
藏品類型 書法
編目層級 單件
作品分類 書法創作
作品名稱 隸書 聽蟬
作者 陳丁奇
創作資訊
創作時間 推定83-84齡 創作地點
歲數
作品語文
數量 1 尺寸 裱褙(高x寬): 197 x 44.8cm
畫心(高x寬): 135.8 x 34.2cm
質地 色彩
技法
外在形式
類別 形式描述
書體 隸書 釋文 聽蟬年復年,年年倍相憐;只是蟬更換,人還在世間。
印記總類
類別 印記
作者 位置
款識 書體
印記全文
作品賞析說明
〈聽蟬〉是一幅以隸書寫成的五言絕句,沒有東漢「八分書」的凝重規整,比較傾向漢簡的自由書寫趣味。其中「年」字重複了四次,字字別構一式寫成,頗見用心。「蟬」字亦重複兩次,第二個蟬字以金文寫成,雖顯突兀,亦屬匠心獨運。 全幅乾溼的墨色變化大,漲墨與飛白隨處可見,在書寫上是屬於快速寫成的作品,自然不免有些用筆欠妥之處,如第一行的「憐」字,豎心旁墨太乾,導致用筆失於平扁;第二行「在」字,向左的撇筆失於虛軟,接下來的豎筆墨水太豐,筆劃不成形,恐亦是失筆。 此作與楷書作品〈濯足〉,在形式上頗為類同,兩行式條幅,餘兩字空間落款。只是此作,寫了詩題「聽蟬」兩字行書後,已無足夠的空間提上姓名,索性以「陳丁奇印」、「壽卿」兩方印章為款。 此幅隸書作品,快速、率性是其特點。(盧廷清賞析說明) 陳丁奇的隸法形式是無法拘限的,有時參融漢簡、〈曹全〉、〈祀三公山碑〉、〈張遷碑〉、陳曼生等的橫勢格局;有時加入〈石門頌〉、〈西狹頌〉、〈楊淮表〉或清代楊峴(1819-1896)等縱長一類的體勢,總是令人驚歎於他源源不止的創作力。 此作完成於八十三至八十四歲,除了採日本函授課程愛用的一長一短的條幅行文模式;不免俗地保存了東洋書法寬綽、疏朗、野逸的興味;另外,「聽、更」橫平豎直的陽剛筆致,也令人聯想臺灣特有的呂世宜臨〈孔彪碑〉一脈的時代風格。第二行的「蟬」字,則以他極具個人特質的「文字畫」來呈現。 陳氏見博臨多,又擅縱橫變化,早已將眾家渠匯成他個人的風神,因此每一件墨跡都有強烈的自創特質!(麥青龠賞析說明)
相關參考資料
類別 參考資料
保存現況 良好 入藏
修復紀錄
典藏單位/典藏者 版權
出版紀錄 《天鶴仙史─陳丁奇書法選集》 展覽紀錄 陳丁奇逝世10周年紀念展(2004年)
題簽釋文
背面題簽圖像

夾片
夾片圖像
填表紀錄
填表時間 初次填表: 2012-03-06
最後修改: 0000-00-00
填表人 助理人員
備註事項

國立嘉義大學中國文學系Copyright@2009版權所有
聯繫電話:05-2263411分機2101 地址:嘉義縣民雄鄉文隆村85號(嘉義大學中文系)
e-mail:chineselit@mail.ncyu.edu.tw 進入管理系統

數位典藏與數位學習國家型科技計畫 Taiwan e-Learning and Digital Archives Progr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