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品資訊 |
| 文物統一編號 |
DingQi_C-tian_03_06 |

秋郊
|
| 藏品類型 |
書法 |
| 編目層級 |
單件 |
| 作品分類 |
書法創作 |
| 作品名稱 |
秋郊 |
| 作者 |
陳丁奇 |
| 創作資訊 |
| 創作時間 |
|
創作地點 |
|
| 歲數 |
72 |
| 作品語文 |
|
| 數量 |
1 |
尺寸 |
裱褙(高x寬):
212x46cm
畫心(高x寬):
136x34.5cm |
| 質地 |
|
色彩 |
|
| 技法 |
|
| 外在形式 |
| 類別 |
|
形式描述 |
|
| 書體 |
草書 |
釋文 |
孤城落日滿山秋,折柳聲中咽暮愁,輸與牧童無別恨,橫吹古渡獨騎牛。 陳丁奇書 |
| 印記總類 |
| 類別 |
|
印記 |
|
| 作者 |
|
位置 |
|
| 款識 |
|
書體 |
|
| 印記全文 |
|
| 作品賞析說明 |
| 此篇字用淡墨去寫,水墨畫的效果躍然紙上,這也是陳老師在畫面的效果上極力找尋變化的例證,寫字如果以中國科舉的館閣字為標準,只講求烏黑光亮,則墨色一成不變,藝術性當然相對減低。以墨及宣紙為素材的書法,應該有一些趣味才對,於是近代有些書法家不甘寂寞,極力在這個素材的範圍中做變化,有的甚至於不講求摹古,而有些和古典毫不相干的前衛書,只憑自己的感覺,偶然作書,這種書法,似乎很難引起多數人的「共鳴」,但如果傳統線條根基深厚,再做些墨色的變化,那就很有氣味了。此詩描寫秋郊的蕭瑟,作者用淡墨書寫,是否配合那種感覺呢,淡墨書寫,水份較多,行筆應該會較快,但作者在部份字中做二段或多段式的停頓書寫,例如:滿、柳、中、輸等字,以增加線條的老辣感,蒼勁感,以免因墨淡而有輕浮的感覺。(鄭聰明賞析) |
| 相關參考資料 |
| 類別 |
收藏著錄 |
參考資料 |
|
| 保存現況 |
|
入藏 |
|
| 修復紀錄 |
|
| 典藏單位/典藏者 |
|
版權 |
|
| 出版紀錄 |
|
展覽紀錄 |
|
| 題簽釋文 |
|
| 背面題簽圖像 |


|
| 夾片 |
|
| 夾片圖像 |
|
| 填表紀錄 |
| 填表時間 |
初次填表:
2012-03-06
最後修改:
2009-12-25 |
填表人 |
助理人員 |
| 備註事項 |
淡墨。背面註記七十二齡。後以原子筆塗去"二"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