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資訊 |
文物統一編號 |
DingQi_C-he_183 |

楷書 李白 下江陵
|
藏品類型 |
書法 |
編目層級 |
單件 |
作品分類 |
書法創作 |
作品名稱 |
楷書 李白 下江陵 |
作者 |
陳丁奇 |
創作資訊 |
創作時間 |
|
創作地點 |
|
歲數 |
|
作品語文 |
|
數量 |
1 |
尺寸 |
裱褙(高x寬):
197 x 45.5cm
畫心(高x寬):
136 x 34.2cm |
質地 |
|
色彩 |
|
技法 |
|
外在形式 |
類別 |
|
形式描述 |
|
書體 |
楷書 |
釋文 |
朝辭白帝彩雲間,千里江陵一日還。
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 |
印記總類 |
類別 |
|
印記 |
|
作者 |
|
位置 |
|
款識 |
|
書體 |
|
印記全文 |
|
作品賞析說明 |
這篇李白詩下江陵,陳丁奇老師一生中寫過不曉得多少次,此篇用方筆魏碑書寫,轉折多變,例如:朝、白、帝、雲、間、里、日、兩、啼、盡、舟、已、過、萬等,都有轉折的的現象,但寫得都不一樣,這是巧思,但又自然不留意的把它表現出來,可謂筆力勁健,氣勢順暢。此篇也適度的應用一些渴筆,如辭、里、猿、聲、已、過等字,使筆法顯得蒼勁而神腴,氣清而質樸,非年高手硬,難以達到這個境界。近代中國清道人用濃墨寫魏碑,李叔同用刀刻意寫魏碑,張大千用澀進法寫魏碑,而陳老師這篇好像各種筆情墨趣都包涵在其中。(鄭聰明賞析說明) |
相關參考資料 |
類別 |
|
參考資料 |
|
保存現況 |
良好 |
入藏 |
|
修復紀錄 |
|
典藏單位/典藏者 |
|
版權 |
|
出版紀錄 |
|
展覽紀錄 |
陳丁奇逝世10周年紀念展(2004年)、陳丁奇百歲紀念展(2010年) |
題簽釋文 |
|
背面題簽圖像 |

|
夾片 |
|
夾片圖像 |
|
填表紀錄 |
填表時間 |
初次填表:
2012-03-06
最後修改:
0000-00-00 |
填表人 |
助理人員 |
備註事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