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資訊 |
文物統一編號 |
DingQi_C-he_527 |

楷書 寒山詩-寒山道無人到
|
藏品類型 |
書法 |
編目層級 |
單件 |
作品分類 |
書法創作 |
作品名稱 |
楷書 寒山詩-寒山道無人到 |
作者 |
陳丁奇 |
創作資訊 |
創作時間 |
|
創作地點 |
|
歲數 |
|
作品語文 |
|
數量 |
1 |
尺寸 |
裱褙(高x寬):
197.5 x 67.5cm
畫心(高x寬):
138 x 53.2cm |
質地 |
|
色彩 |
|
技法 |
|
外在形式 |
類別 |
|
形式描述 |
|
書體 |
楷書 |
釋文 |
寒山道,無人到,若能行,稱十號, 有蟬鳴,無鴉噪,黃葉落,白雲掃, 石磊磊,山奧奧,我獨居,名善導, 子細看,何相好。
款文:錄寒山詩。
鈐印:(待確認);陳丁奇印; 天鶴 |
印記總類 |
類別 |
|
印記 |
|
作者 |
|
位置 |
|
款識 |
|
書體 |
|
印記全文 |
|
作品賞析說明 |
此楷書之作以北碑為主,再加入行書筆意,線質厚重卻不凝滯。第一行的「山」字,下筆斬釘截鐵,「人」字的撇則運用側鋒,行氣陡然一變,佈局顯得舒朗有致,可謂神來一筆。第二行的「無」字已是枯墨,但細觀每一點畫仍一絲不苟,真有「渴驥奔泉」之勢。天鶴先生慣使長鋒羊毫作書,於第三行「石」、「磊」二字的長撇可看出其嫻熟於羊毫「柔中帶剛」的特性,運用得心應手,使轉自如。此作的每個字皆有欹側,但整體畫面卻非常協調,可知天鶴先生在下筆之前,對於整體作品的章法早已謀定,加以精熟的筆法,故能創此佳作。(莊千慧賞析說明) |
相關參考資料 |
類別 |
|
參考資料 |
|
保存現況 |
略有黃斑 |
入藏 |
|
修復紀錄 |
|
典藏單位/典藏者 |
|
版權 |
|
出版紀錄 |
|
展覽紀錄 |
|
題簽釋文 |
|
背面題簽圖像 |

|
夾片 |
|
夾片圖像 |
|
填表紀錄 |
填表時間 |
初次填表:
2012-03-06
最後修改:
0000-00-00 |
填表人 |
助理人員 |
備註事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