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品資訊 |
| 文物統一編號 |
DingQi_C-tian_03_16_1 |

行書 有感 自詠(昔教書今教心)
|
| 藏品類型 |
書法 |
| 編目層級 |
單件 |
| 作品分類 |
書法創作 |
| 作品名稱 |
行書 有感 自詠(昔教書今教心) |
| 作者 |
陳丁奇 |
| 創作資訊 |
| 創作時間 |
1991年11月18日夜 |
創作地點 |
|
| 歲數 |
|
| 作品語文 |
|
| 數量 |
1 |
尺寸 |
裱褙(高x寬):
194 x 44cm
畫心(高x寬):
134 x 33.2cm |
| 質地 |
|
色彩 |
|
| 技法 |
|
| 外在形式 |
| 類別 |
|
形式描述 |
|
| 書體 |
行書 |
釋文 |
昔是教書今教心,人才一直以師尊。嘆興有心難如意,悲起無私誰認真。
六十年來心是救,幾多人到教唯循。二更鈴響又來第,究竟幾人真入門。 |
| 印記總類 |
| 類別 |
|
印記 |
|
| 作者 |
|
位置 |
|
| 款識 |
|
書體 |
|
| 印記全文 |
|
| 作品賞析說明 |
| 此作是先生晚年的作品,作品中的言詞有些失落,但有更多的期許,書法書寫技術不論到多麼精純,畢竟是技術層次,心靈上與人格上的體現,在先生心中更是重要。在夜深人靜的時分深思,回首六十年教授書法的心路歷程,此份期許與感嘆油然而生,並在素絹上化作縷縷線條與畫面。
首句「昔是教書今教心」,就以墨色區分兩種層次,「昔是教書」墨色濃濁、線條粗曠,「今教心」字體較小,墨色及線條較輕,先生以此明顯區分教書與教心,
作品中「六十年」、「兩更」、「真入門」三處墨色較濃線條較粗,是布白中的焦點,前兩者表達今日與昔日之時間區別,後者則是先生用心和期望,大有教書容易敎心難之慨。
本書作中有三個「人」字,三個「心」字,字體造型各有變化,不落入俗套,也表達「人心」的變化是無常、不可捉摸的一面。先生在杏壇上六十餘載,敎人敎心敎書法,感觸良多,有人急於成名,有人不知長進,有人駑鈍無法領會其中要妙,有人虎頭蛇尾,本篇細線條及細筆劃為主,似乎也訴說著「人心唯危,道心唯微」,心法與技能入門,究竟有多少人之嘆!(邱進江賞析說明) |
| 相關參考資料 |
| 類別 |
|
參考資料 |
|
| 保存現況 |
嚴重黃斑 |
入藏 |
|
| 修復紀錄 |
|
| 典藏單位/典藏者 |
|
版權 |
|
| 出版紀錄 |
|
展覽紀錄 |
|
| 題簽釋文 |
|
| 背面題簽圖像 |

|
| 夾片 |
|
| 夾片圖像 |
|
| 填表紀錄 |
| 填表時間 |
初次填表:
2012-03-06
最後修改:
0000-00-00 |
填表人 |
助理人員 |
| 備註事項 |
原「天R15」改為「天03_16_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