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資訊
文物統一編號 DingQi_C-tian_07_20 草書 山鐘
草書 山鐘
藏品類型 書法
編目層級 單件
作品分類 書法創作
作品名稱 草書 山鐘
作者 陳丁奇
創作資訊
創作時間 76齡 創作地點
歲數
作品語文
數量 1 尺寸 裱褙(高x寬): 199 x 32cm
畫心(高x寬): 135.8 x 22.8cm
質地 色彩
技法
外在形式
類別 形式描述
書體 草書 釋文 積葉滿幽澗,殘雲在數峰;行吟過松際,猶聽□林中。
印記總類
類別 印記
作者 位置
款識 書體
印記全文
作品賞析說明
本作品為草書條幅,內容為五言絶句,共二十字,分兩行書寫。落款僅題作者姓名,未註明詩題「山鐘」。畫面透過過字體大小、長短、墨色濃淡,及字間偶有連綿之運用,筆勢中線復左右搖曳,全幅作品顯得靈活跳動。 首句五字「積葉滿幽澗」,墨色由濃到淡,配合文義,造成落葉堆積掩蔽之感覺;前二字「積葉」二字擠壓在一起,第五字「澗」以淡墨及飛白效果,呈現山澗被落葉淹沒情況。 相對於前五字字體較小,第二句「殘雲在數峰」字體較大,在第一行所佔空間,較第一句大許多。「殘雲」二字連綿,「雲」字最大,上半「雨」部,用迴繞寫法打破形構,卻有「雲」的象形圖畫效果。「在」字末筆橫畫往右下傾斜,以勾筆動勢帶入下一字,「數」字末筆亦同樣以動勢處理,最末「澤」字以飛白效果,象徵煙嵐遮掩不清之貌。 第二行與第一行相對,字體大小虛實有所變化,參差不齊,有行無列,作者另在此行前五字「行吟過松際」表現一特色,五字之左側對齊,右側則參差,造成一種動感,其中第三字「過」的墨色最濃,動態之主體突出。 末句「猶聽隔林鐘」有行雲流水之態,表現意猶未盡之感,「猶聽」二字連綿,前字小,後字大,間隔刻意拉開。以引出第三字「隔」的字體大且墨色濃,第四字「林」以飛白表現,象徵鐘聲被隔開而微可聽聞的趣味。末三字「隔林鐘」字體於全幅中相對而言,佔較大空間,表示雖未親覩鐘形,卻清楚的聽聞鐘聲。而且行末留下較多空白,頗有餘韻悠揚之感。(陳章錫賞析說明)
相關參考資料
類別 參考資料
保存現況 略有黃斑 入藏
修復紀錄
典藏單位/典藏者 版權
出版紀錄 展覽紀錄
題簽釋文
背面題簽圖像

夾片
夾片圖像
填表紀錄
填表時間 初次填表: 2012-03-06
最後修改: 0000-00-00
填表人 助理人員
備註事項

國立嘉義大學中國文學系Copyright@2009版權所有
聯繫電話:05-2263411分機2101 地址:嘉義縣民雄鄉文隆村85號(嘉義大學中文系)
e-mail:chineselit@mail.ncyu.edu.tw 進入管理系統

數位典藏與數位學習國家型科技計畫 Taiwan e-Learning and Digital Archives Progr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