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資訊 |
文物統一編號 |
DingQi_C-tian_09_17_3 |

草書 李白 下江陵詩
|
藏品類型 |
書法 |
編目層級 |
單件 |
作品分類 |
書法創作 |
作品名稱 |
草書 李白 下江陵詩 |
作者 |
陳丁奇 |
創作資訊 |
創作時間 |
|
創作地點 |
|
歲數 |
|
作品語文 |
|
數量 |
1 |
尺寸 |
裱褙(高x寬):
197 x 44.4cm
畫心(高x寬):
135 x 34.3cm |
質地 |
|
色彩 |
|
技法 |
|
外在形式 |
類別 |
|
形式描述 |
|
書體 |
草書 |
釋文 |
朝辭白帝彩雲間,千里江陵一日還。
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 |
印記總類 |
類別 |
|
印記 |
|
作者 |
|
位置 |
|
款識 |
|
書體 |
|
印記全文 |
|
作品賞析說明 |
這首詩應是乾元二年(759年)春,李白流放夜郎途中遇赦,返回江陵時所作。當然此時心情興奮無比,因此字裡行間均可感覺愉悅輕快的特質。
用筆方面,圓轉居多,線條節奏跳躍,熟用王鐸的漲墨,加大書作畫面的視覺縱深,信筆揮灑之間,頓挫飛白,拽掣乾枯,雖有碎裂卻不鬆散,筆韻老辣沉鬱。結體上,或凝練,或狂放;攲正相間,氣勢蒼莽。布局上,字距行距不定,首行前五字一瀉而下,後五字曲折而行,變化幅度不大。次行,「一、日、還」、「兩岸」,由乾澀轉漲墨;「猿、聲、啼、不」四字,拉扯字形,豪放不拘,刻劃心情震盪。末行,「住」字虛筆,有別周遭;「輕、舟」濃淡變化使「舟」字果真輕了許多。「已、過」二字背部相對,蜷曲造型甚為有趣,「萬、重、山」輕快筆調,顯示舟行速度與心情。李郁周〈豹隱南山霧,鳳摶北海風―陳丁奇書藝創發的歷程―〉說得好:「陳丁奇找到書藝創作做為安身立命、靈魂寄託的突破口,以矯厲百變的靈動之手,揮舞萬古詰屈的墨線,表現桀傲不馴的內心深處。」妙的是天鶴先生能將「桀傲不馴」表現在書法藝術上,因此形成有創意的書風。(黃志煌賞析說明) |
相關參考資料 |
類別 |
|
參考資料 |
|
保存現況 |
皺痕稍多 |
入藏 |
|
修復紀錄 |
|
典藏單位/典藏者 |
|
版權 |
|
出版紀錄 |
|
展覽紀錄 |
|
題簽釋文 |
|
背面題簽圖像 |

|
夾片 |
|
夾片圖像 |
|
填表紀錄 |
填表時間 |
初次填表:
2012-03-06
最後修改:
0000-00-00 |
填表人 |
助理人員 |
備註事項 |
原「天H01」改為「天09_17_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