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品資訊 |
| 文物統一編號 |
DingQi_C-tian_60_12 |

草書 尋春
|
| 藏品類型 |
書法 |
| 編目層級 |
單件 |
| 作品分類 |
書法創作 |
| 作品名稱 |
草書 尋春 |
| 作者 |
陳丁奇 |
| 創作資訊 |
| 創作時間 |
|
創作地點 |
|
| 歲數 |
|
| 作品語文 |
|
| 數量 |
1 |
尺寸 |
裱褙(高x寬):
196.5 x 44.8cm
畫心(高x寬):
134.5 x 33.5cm |
| 質地 |
|
色彩 |
|
| 技法 |
|
| 外在形式 |
| 類別 |
|
形式描述 |
|
| 書體 |
草書 |
釋文 |
鎮日尋春不見春,芒鞋踏破嶺頭雲,
歸來偶坐梅花下,春在技頭已十分! |
| 印記總類 |
| 類別 |
|
印記 |
|
| 作者 |
|
位置 |
|
| 款識 |
|
書體 |
|
| 印記全文 |
|
| 作品賞析說明 |
| 相傳此詩早於唐朝即已流行,惟第三句歷代文字略有更動,其詩題與作者姓名亦眾說紛紜,或謂之為探春、詠梅、悟道詩,卻膾炙人口。天鶴先生以草書書寫,沉著痛快,意態百出,清朝宋曹《書法約言•論草書》云:「然草書貴通暢,下墨易於疾,疾時須令少緩,緩以仿古,疾以出奇,或斂束相抱,或婆娑四垂,或陰森而高舉,或脫落而參差,勿往復收,乍斷復連,承上生下,戀子顧母,種種筆法,如人坐臥、行立、奔趨、揖讓、歌舞、擘踊、醉狂、顛伏,各盡意態,方為有得。」天鶴先生草書得此三昧,不論字裡行間,都極盡巧思,結體奇崛,章法老辣精熟,已入化境。
天鶴先生用墨也大膽生動,不僅字與字、行與行,甚至一字之中的左右、上下自成濃淡、乾溼的對比。濃厚而不呆滯,酣暢而有韻,可謂淋漓動人;淡雅卻不柔弱,瘦硬而有神,堪稱超然感性。本作只有首行:「鎮、日、尋」、「不」;次行,中間「歸、來」,末字「春」;末行「到」、「枝」左側、「頭」、「已」等字,用墨較重,與其餘字乾澀呈現不同對比。然而筆調乾澀模糊不清,正可具體發明「不見春」、「嶺頭雲」的詩意。落款「天鶴書」與主文並未留空白區隔,僅字形略小,應是避免分散主文風采之故。(黃志煌賞析說明) |
| 相關參考資料 |
| 類別 |
|
參考資料 |
|
| 保存現況 |
多有黃斑 |
入藏 |
|
| 修復紀錄 |
|
| 典藏單位/典藏者 |
|
版權 |
|
| 出版紀錄 |
|
展覽紀錄 |
|
| 題簽釋文 |
|
| 背面題簽圖像 |

|
| 夾片 |
|
| 夾片圖像 |
|
| 填表紀錄 |
| 填表時間 |
初次填表:
2012-03-06
最後修改:
0000-00-00 |
填表人 |
助理人員 |
| 備註事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