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資訊
文物統一編號 DingQi_C-tian_60_30 行書 道/妙
行書 道/妙
藏品類型 書法
編目層級 單件
作品分類 書法創作
作品名稱 行書 道/妙
作者 陳丁奇
創作資訊
創作時間 72齡 創作地點
歲數
作品語文
數量 1 尺寸 裱褙(高x寬): 180 x 46.2cm
畫心(高x寬): 33.8/33.6 x 34/29cm
質地 色彩
技法
外在形式
類別 形式描述
書體 行書 釋文 道 妙
印記總類
類別 印記
作者 位置
款識 書體
印記全文
作品賞析說明
這是兩張各自獨立的單字作品,若與現代日本少字派書法作品相比,縱然不算有「驚風雨,泣鬼神」的效果,但和同年齡層的前輩書家相比較,則應訝異天鶴先生昔日追求創意的膽識,如同清朝周星蓮《臨池所見》云:「昔有人問索靖筆法,索靖以三指執筆,閉目謂之曰:『膽﹗膽﹗膽﹗』」當然這也要立基於深厚的書學根柢,而並不是偶一為之、僥倖而成的「傑作」。 簡單的「道」、「妙」二字,論其用筆、結體、墨色,皆令人可以玩味再三。「道」字有如驍勇將士騎馬準備馳騁沙場,揚手向前牽扯韁繩,使馬首不由得後仰嘶喊之姿;「妙」字則如一付神龍擺尾的架式,左側「女」部正似龍吟。何以致之?蓋因天鶴先生天真率筆為之,不計工拙,即使淡墨也有乾溼、深淺的自然層次,線條筆筆翻滾、筆筆跳躍,讓人忍不住要誇讚其真正落實王羲之〈筆勢論十二章•啟心章第二)的書論:「每作一牽,如萬歲之枯藤;每作一放縱,如足行之趨驟,狀如驚蛇之透水,激楚浪以成文。似虬龍之蜿蜒,謂其妙也。」也誠如《莊子•養生主》「庖丁解牛」所說:「道也,進乎技矣。」天鶴先生的「道」、「妙」二字言簡意賅,可以啟示學書者的創作靈感,已然體現書道之妙也。(黃志煌賞析說明)
相關參考資料
類別 參考資料
保存現況 多有黃斑 入藏
修復紀錄
典藏單位/典藏者 版權
出版紀錄 展覽紀錄
題簽釋文
背面題簽圖像

夾片
夾片圖像

填表紀錄
填表時間 初次填表: 2012-03-06
最後修改: 0000-00-00
填表人 助理人員
備註事項 內附宣紙夾片

國立嘉義大學中國文學系Copyright@2009版權所有
聯繫電話:05-2263411分機2101 地址:嘉義縣民雄鄉文隆村85號(嘉義大學中文系)
e-mail:chineselit@mail.ncyu.edu.tw 進入管理系統

數位典藏與數位學習國家型科技計畫 Taiwan e-Learning and Digital Archives Progr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