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資訊 |
文物統一編號 |
DingQi_C-tian_B24_1 |

篆書 劉禹錫 步虛詞
|
藏品類型 |
書法 |
編目層級 |
單件 |
作品分類 |
書法創作 |
作品名稱 |
篆書 劉禹錫 步虛詞 |
作者 |
陳丁奇 |
創作資訊 |
創作時間 |
73齡;癸亥年元旦 |
創作地點 |
|
歲數 |
|
作品語文 |
|
數量 |
1 |
尺寸 |
裱褙(高x寬):
206.5 x 45cm
畫心(高x寬):
135 x 33.6cm |
質地 |
|
色彩 |
|
技法 |
|
外在形式 |
類別 |
|
形式描述 |
|
書體 |
篆書 |
釋文 |
華表千年一鶴歸,凝丹爲頂雪爲衣。
星星仙語人聽盡,卻向五雲翻翅飛。 |
印記總類 |
類別 |
|
印記 |
|
作者 |
|
位置 |
|
款識 |
|
書體 |
|
印記全文 |
|
作品賞析說明 |
此作約作於七十三歲。陳丁奇的篆書成就雖不及行草、隸書,但他常將獨特的「陳家樣文字畫」,穿插其間,使得篆法的空間,極具個人特色與現代感。
陳丁奇曾揭示:「書風是以時代為背景,書寫者個性創造書之流派!」此作方圓筆並出,部份篆法存有古隸筆意,具遊戲性質的文字畫和金文、小篆佈列其中,凸顯了他個性中的實驗、創新特質;此外,大量的方筆、整飭的篆書體勢,令人聯想日治時期福建渡臺篆隸名家陳蓁。尤其是陳蓁那淵源自吳大澂篆《白鶴泉銘》一類,強調誇張的方筆,輔以圓筆、瘦硬的玉筯篆法,極具個人精神,影響了臺灣的篆書面貌。陳氏未必受到陳蓁的影響,但潛移默化之下,難免領受到臺灣這股獨特的、具時代性的篆法體勢,進而催化了這件作品的誕生。(麥青龠賞析說明) |
相關參考資料 |
類別 |
|
參考資料 |
|
保存現況 |
畫心良好;裱褙部份略有濕漬 |
入藏 |
|
修復紀錄 |
|
典藏單位/典藏者 |
|
版權 |
|
出版紀錄 |
|
展覽紀錄 |
陳丁奇百歲紀念展(2010年) |
題簽釋文 |
|
背面題簽圖像 |

|
夾片 |
|
夾片圖像 |
|
填表紀錄 |
填表時間 |
初次填表:
2012-03-06
最後修改:
0000-00-00 |
填表人 |
助理人員 |
備註事項 |
原「天B36」改為「天B24_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