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作品資訊 |
| 文物統一編號 |
DingQi_C-tian_F11_3 |

楷書 閑鶴
|
| 藏品類型 |
書法 |
| 編目層級 |
單件 |
| 作品分類 |
書法創作 |
| 作品名稱 |
楷書 閑鶴 |
| 作者 |
陳丁奇 |
| 創作資訊 |
| 創作時間 |
80叟 |
創作地點 |
|
| 歲數 |
|
| 作品語文 |
|
| 數量 |
1 |
尺寸 |
裱褙(高x寬):
196.5 x 44.1cm
畫心(高x寬):
134 x 33.5cm |
| 質地 |
|
色彩 |
|
| 技法 |
|
| 外在形式 |
| 類別 |
|
形式描述 |
|
| 書體 |
楷書 |
釋文 |
松高野屋寒,石壓幽花椅;秋思閑無人,老鶴獨深領。 |
| 印記總類 |
| 類別 |
|
印記 |
|
| 作者 |
|
位置 |
|
| 款識 |
|
書體 |
|
| 印記全文 |
|
| 作品賞析說明 |
| 綜觀今日書壇所見楷書作品,能融鑄北碑,粹鍊出一種風貌獨具,富有原創精神如天鶴老師者,實不多見。
以這帖楷書為例,方正寬博的結體及較多方筆的運筆筆觸,馬上讓人聯想到龍門造像的茂密瑰麗之書法體勢。當然也感受到如張府君碑的勁健多變。如果我們再深入觀察,整帖作品之筆勢流暢,章法也結實綿密。
古人的石碑書法雖然有的有書丹,然經碑刻,常有筆勢不連貫之失,而學書者不察,一昧臨仿,終難脫「書奴」之譏。天鶴老師信手揮豪,而風華立就。一派天真自然,其深沉的功力,完全來自數十年的實踐粹鍊。孔子曰:「溫故知新」。老師常說現在的學書者只能說是「溫故」,一點也說不上是「知新」, 仿古人碑帖,只求形似,而忽略其創新精神,不能自出新意,當然就無法「知新」了。
融古鑄今,是這幅楷書的新風貌,不僅是結體,筆法如此,最重要的是,碑版書法並無墨法,天鶴老師重新灌注墨法入章法,再運用結體重造,融鑄出一種具北碑精神的楷書新風貌,這是我讀這帖楷書的「新」得收獲。(蕭漢榮賞析說明) |
| 相關參考資料 |
| 類別 |
|
參考資料 |
|
| 保存現況 |
略有黃斑 |
入藏 |
|
| 修復紀錄 |
|
| 典藏單位/典藏者 |
|
版權 |
|
| 出版紀錄 |
|
展覽紀錄 |
|
| 題簽釋文 |
|
| 背面題簽圖像 |

|
| 夾片 |
|
| 夾片圖像 |
|
| 填表紀錄 |
| 填表時間 |
初次填表:
2012-03-06
最後修改:
0000-00-00 |
填表人 |
助理人員 |
| 備註事項 |
原「天58_23」之二改編為「天F_11_3」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