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資訊
文物統一編號 DingQi_C-tian_F22 行書 朱熹詩 觀書有感-半畝方塘一鑒開
行書 朱熹詩 觀書有感-半畝方塘一鑒開
藏品類型 書法
編目層級 單件
作品分類 書法創作
作品名稱 行書 朱熹詩 觀書有感-半畝方塘一鑒開
作者 陳丁奇
創作資訊
創作時間 創作地點
歲數
作品語文
數量 1 尺寸 裱褙(高x寬): 197 x 44.7cm
畫心(高x寬): 134 x 33.4cm
質地 色彩
技法
外在形式
類別 形式描述
書體 行書 釋文 半畝方塘一鑒開,天光雲影共徘徊; 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
印記總類
類別 印記
作者 位置
款識 書體
印記全文
作品賞析說明
觀賞書法所激發出來的情感,和聆聽音樂產生的情感固然方式不同。然而書法藝術經由欣賞筆墨交融於紙上而引發觀者的心胸波濤,進而產生的音樂般的聯想。這種由觀賞書法而譜出胸中樂章,卻是同前者一樣奇妙。尤其是欣賞行草書法,透過墨韻、造型和運筆所建構的節奏感,最能激發這種聯想。 任何人欣賞天鶴老師這幅作品,一定馬上被它流暢的節奏及對比強烈的墨韻變化所吸引,進而產生一種與欣賞音樂相關的聯想。沒錯,是一段交響樂般的意象,之所以會有這種意象,其一是因為每列中心軸自然地欹側流動,宛如游魚般優美,節奏速度自在而輕快;其二是墨韻強烈反差,一如樂音強弱的配置,讓人直接由視覺感受進入聽覺聯想。整幅作品只蘸墨三次而成作,分別是在「半」字、「問」字、「源」字三字,再透過巧妙的運筆翻轉,各成自己的小樂章,最終融鑄成一段完整的音樂。最後是文字多元繽紛的造形,如同樂團不同的樂器組合。我們看第一行「半」之長、「畝」之方,「方塘一鑒」的密,「開天光」的疏,等巧妙組合,行二、行三也是如此;最後三字「活水來」其飛白更是畫龍點睛,甚為巧妙。 我想這種由欣賞書法激發出來的胸中樂章,最是深刻而難得。(蕭漢榮賞析說明)
相關參考資料
類別 參考資料
保存現況 略有黃斑 入藏
修復紀錄
典藏單位/典藏者 版權
出版紀錄 展覽紀錄
題簽釋文
背面題簽圖像

夾片
夾片圖像
填表紀錄
填表時間 初次填表: 2012-03-06
最後修改: 0000-00-00
填表人 助理人員
備註事項

國立嘉義大學中國文學系Copyright@2009版權所有
聯繫電話:05-2263411分機2101 地址:嘉義縣民雄鄉文隆村85號(嘉義大學中文系)
e-mail:chineselit@mail.ncyu.edu.tw 進入管理系統

數位典藏與數位學習國家型科技計畫 Taiwan e-Learning and Digital Archives Program